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拓特厂千斤顶活塞杆再制造工艺创新侧记
日期:2019-12-12 

“经过大量的试验表明,我们自主研发的不锈钢环焊工艺可为厂每年节省资金200余万元。”不论说此项千斤顶活塞杆再制造工艺的智能化操作、还是环保资金投入,亦是减人提效方面,拓特厂支架车间副主任张红壮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创新求变“谋发展”

一直以来千斤顶活塞杆修复都是采用电镀工艺,但电镀后的活塞杆井下长期使用容易造成点蚀、起皮等缺陷,这也是电镀的行业通病,电镀行业亦为高污染行业,随着国家环保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电镀环保的治理要求不断严格,治理成本也不断增加。如何在改进电镀污染及工艺缺陷问题,成为摆在拓特厂面前的一道重要难题。面对这道难题,该厂车间副主任张红壮带领一线操作人员、工艺技术人员,潜心钻研,采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搜集资料,关注前沿技术,摸清千斤顶维修关键机理,全力开发研究新工艺。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经过短短半年时间,通过不锈钢环焊工艺取代电镀工艺,使工艺改革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此工艺有效解决了活塞杆维修的难点问题,实现了创新创效新突破。“拼设备,我们拼不过先进企业,但拼创新,我们不输他人。”车间书记安建设说道。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该厂切实经历了从电镀车间员工满足于8小时工作“干满点、出满勤、不出事”的“初始状态”时期;到“现场不改不行,不得不改”的“倒逼”改革创新时期;再到目前主动想点子、出主意、抓改善,不断“压榨”工艺和设备改善潜能,创造“可见”价值的良好发展时期。绘出攻关“路线图”

“因人员紧张,生产任务重、工期紧,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利用中午和周六、周日歇班时间研究新工艺。”支架车间副主任张红壮毅然挑起总指挥的重担,这个瘦弱的硬汉子将一股钻劲、韧劲儿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车间技术团队利用不锈钢环焊技术将活塞杆先粗车加工,后将特种高强度不锈钢堆焊至活塞杆表面,实现焊层全覆盖式均匀焊接,再实现精车、精磨、抛光等数道工艺……没有任何经验,没有任何外援,大胆设想,小心求证。面对这一切,张红壮没有退缩,他说:“越是空白越有挑战性,更想去征服”,这是一种困难面前大无畏的勇者风范,更是一种胆识和魄力。他们克服自动焊接中参数难把控的问题,经过数百次调试焊接时电流、电压、焊枪速度、工件旋转速度、焊接距离等参数,形成全覆盖式均匀焊接,焊层厚度不低于3mm,为后期精车、抛光后的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等级提供了可靠保障。通过检验试验,总体效果较好,表面硬度、抗腐蚀性、耐磨性和机械性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最终他们摸索出一套针对千斤顶活塞杆再制造工艺的准确参值,摆脱了电镀产业的局限性和枷锁。迎来一片“艳阳天”

“设备厂家按照我们的设计思路,量身定做了plc触摸屏和私服系统控制设备,数据参数输入即可,既适用于大批量焊接,也适用于零星工件焊接,厂里人员只需上下起吊工件,操作简单方便。”操作工张宗理说道,他现在一人即可操作3台设备,有效释放了人力资源,实现了“设备自动化,操作智能化”的愿望、达到了“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的目的。环焊非标大型设备价格为十余万元,相对于电镀生产线二三百万元的价格,环焊设备价格低廉,五台环焊设备即可取代一条几百万元的电镀生产线。该工艺几乎覆盖了电镀、激光熔覆、不锈钢包裹等主流修复工艺的优点,相比原先电镀产生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重污染,环焊工艺污染较小,多为焊烟污染,治理简单,修复后的产品循环使用率高,经后续车削加工,在活塞杆基体上保留特种不锈钢层不低于1mm,其厚度约为电镀层的30倍,如千斤顶无碰撞情况发生,井下使用3年后,预计活塞杆表面不会发生锈蚀现象,更换密封件后可直接再次安装使用,极大的节约了千斤顶修理成本。经孔庄煤矿综机管理中心使用情况反馈,该批液压支架效果很好,活塞杆在井下没有发生任何点蚀、起皮脱落现象,确保了井下长时间使用。液压支架活塞杆这一项可完成公司提出的设备“三年不升井”的目标,也为该厂开拓外部维修市场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作者:李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