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聚焦 / 外部媒体
中国煤炭报:用“无形之手”激发内生动力——中煤大屯公司推进内部市场化管理侧记
日期:2021-09-30 

9月16日,刚升井的中煤大屯公司徐庄煤矿掘进二队职工刘聪拿出手机,打开内部市场化系统APP,查询自己当班赚了多少钱。对大屯公司职工来说,根据当班完成的工作量,就可以知道自己当班的收入,日清、日结、日公开,心里有了明白账,干起活来甭提有多带劲儿了。

这是大屯公司推行内部市场化的成果之一。4年来,大屯公司通过市场机制的“无形之手”,让“岗位增值、职工增收、企业增效”的内部市场化管理目标逐步实现。

“我们的内部市场化建设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的重要内容,涉及机构优化、‘四定’、差异化薪酬分配等。”大屯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包正明说。

23家单位推行内部市场化

大屯公司是一家老牌国有煤企,机制不活、机构臃肿等现象突出,收入分配存在“大锅饭”的问题,降本增效难以落到实处,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发展质量。

面对能源格局变化、经济结构调整等严峻的市场形势,以及资源枯竭、人员结构不合理等现实问题,大屯公司急需寻找新的突破,通过新的管理模式来破解经营难题。

“我们要用内部市场化管理,根除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沉疴固疾,利用价格机制实现差异化按劳分配,激发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大屯公司总经理毛中华说。

大屯公司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对管理和激励机制进行改革创新,开启了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内部市场化建设之路。目前,大屯公司已有23家单位推行内部市场化,覆盖煤炭生产、煤炭洗选、铁路运输、铝材加工、机械制造等主要产业,构建起以价值链理论为指导、以全面预算和目标管理为基础、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的内部市场化运行体系。

职工从“等工资”到“赚工资”

“主任,这个月我们机台的任务太少了,您再多给我们安排点活儿吧。”大屯铝板带厂冷轧机台主操作员石长磊拦住车间主任说。
      随着内部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多干多得、少干少得、不干不得”已经成为共识,找活儿干、要活儿干、抢活儿干的职工越来越多。
     在孔庄煤矿掘进一队井下工作现场,职工李德宝手里拿着一把风镐,正在平整巷道里的大块矸石。“今天停电检修,但是我们不能闲着。这1个多小时的停电时间正好够我们把这4个车皮装满。”他拧了一把脖子上的毛巾说,“闲着歇着可是一分钱也没有呢。”
     大屯汽运分公司大修厂厂长赵夫建回忆起实行内部市场化管理之前的情形,话语里有些无奈:“没活儿时,一大群人起哄嫌工资低;真要来活儿了,又抱怨活儿累,甚至有人能躲就躲。现在通过市场化运作,让职工由原来‘等工资’,变为了‘赚工资’。”

物料配送有专业“快递”

姚桥煤矿作为大屯公司内部市场化管理改革的试点单位,率先成立了物料配送中心。区队用什么料,下个单子,配送中心就可送到指定地点,被职工形象地称为物料“快递”。
      “以前,全矿每个采掘区队都有材料员、材料班,负责井下材料的供应和回收工作,用人多、效率低,推行内部市场化管理后,既减少了用人,又提高了效率。”该矿运输科科长杜忠宇说。
      “掘进五队需要领用锚杆10根,时间比较紧,请在线上抓紧时间审批。”龙东煤矿通过健全材料过程管理线上各项业务节点和审批流程,自动形成材料收、发、存台账,使各种材料消耗去向与领用人员一目了然,方便跟踪管理。这种完善的“家门口”物资供应链,实现了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便捷化。
      针对部分岗位人员紧张的情况,大屯公司所属单位尝试打破班组界限、岗位界限,根据生产情况,适时协调安排分布在各个班组的技术职工,让生产任务相对较少的班组暂时补充到生产任务多的班组作业,他们根据市场主体的动态需求进行双向选择,实行“为谁服务谁支付工资”的模式,进一步优化用工结构,提高了劳动效率。

实现效率效益双提升

自2017年6月第一次内部市场化推进会召开以来,大屯公司将市场机制引入企业管理,优化内部资源配置,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激发内生动力。
  “内部市场化管理的全面推行,使我们公司的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大屯公司经营管理部部长袁显芳介绍,以前苦活儿、累活儿、技术活儿是躲着干、没人干,现在是职工主动干、抢着干;为了能争到上岗资格,职工主动报名参加取证考试,实现了“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除此之外,内部市场化管理给大屯公司带来了看得见的成效。减人提效工作取得突破,本部4处煤矿职工人数较2017年减少1068人;姚桥煤矿全员劳动效率同比提高0.899吨/工,热轧产品加工成本同比下降485元/吨;薪酬分配价值导向更加合理,向生产一线倾斜比例逐步提升,一线职工外部流失大幅减少。
      目前,具有大屯特色符合各产业发展特点的内部市场化管理模式已经形成,全面发挥着价值导向杠杆作用和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实现了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双提升。
  (载于2021年9月23日《中国煤炭报》)

(作者:宗慧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