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聚焦 / 外部媒体
《中国煤炭报》“听到车间安全运转的轰隆声,我总是感到心安”
日期:2023-07-20 

早上7点多,穿上工作服,戴上安全帽,踏着胶底鞋,中煤集团大屯公司劳动模范、选煤中心姚桥厂厂长王明全出发前往厂房。一入厂房,浮选油、机油混杂的味道立马涌入鼻腔,这对王明全来说已经习以为常。

心有热爱,创新创效

“我们搞智能化建设,就是为了把职工从脏、苦、累的工作中解放出来,降低职工劳动强度,给职工营造安全的工作环境。”王明全说。

3月份以来,电磁筛脱水效果较差,造成粗精煤泥水分增加,导致精煤产品水分难以达到生产指标要求。王明全牵头成立技术攻关小组,聚焦现场难点全力攻关。

为达到电磁筛脱水效果,他们一开始采用人力敲击筛板。“效果是有了,但人力敲击劳动强度太大了,一夜下来谁也受不了。”王明全说。

经过反复分析,王明全最终决定自主焊接电机对设备进行改造,用机械代替人力对筛板进行敲击,实现自动化减人提效目标。

他带领团队研发了设备状态在线检测系统,实时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及时进行预防性维护。工作场所也从现场转移到了干净明亮的操作室内,职工体会到智能化建设带来的幸福感。他还带头改造安装自动锁紧压滤机,将煤泥水分稳定在16%左右,解决了煤泥水分高的问题,每年可节约运费495万元。

心有大爱,爱岗敬业

“王厂长经常叮嘱我,只要夜里有影响生产的情况发生,可以随时给他打电话,不论几点。”说起王明全,调度员孟宪国树起大拇指,“即使再晚,他也会问一下生产情况怎么样。有一次快凌晨1点了,他还往调度室打电话。”

今年2月的一天深夜,344号滤液泵出现不上料的情况。“好了吗?”王明全反复和调度沟通。检修迟迟没有结果,王明全直接驱车从家赶到厂里,现场指挥排查故障。

“记得2015年刚到姚桥的时候,三天两头晚上往厂里赶。现在经过计划性检修,检修质量提高了,设备故障率大大降低。说起过往,深夜奔波在路上的一幕一幕像放电影一样在脑子里浮现。”王全明说。

“每次厂里只要有什么问题,媳妇儿总会叮嘱我,开车慢一点,太晚了你就住办公室别回来了。”说到家人时,王明全露出微笑。但说起父亲时,他哽咽了:“父亲脑梗在重症监护室的时候,我哥、我媳妇都在,但是他们代替不了我呀。没办法,厂里还有一大摊事,我只有下班的时间匆匆忙忙到医院去看一眼。老头从生病到走,一个月的时间,我陪伴的时间很少。”

心有仁爱,敢于担当

“大家都是从一线摸爬滚打过来的,出门在外挣钱不容易,首先要把安全放在第一……”这是王明全与职工聊天时说的话。

在安全管控上,王明全刚柔并济反“三违”,让职工心服口服。“职工违章作业,我不直接罚他,让他自己先说怎么办。在尊重职工的同时,让他知道自己为什么违章,什么原因导致他犯错,应该受到什么处罚。”

“无论工作上的问题,还是个人的问题,随时都可以来找我。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在现场,都可以跟我说。只要我能解决的,都会想办法为你们解决。”这是王明全对职工的承诺,其底气源于他的“行走管理”工作法。腿快、嘴勤、耳灵是全厂职工对王明全的共同评价。从设备到工艺,从班组到车间,他都了如指掌,没有人能糊弄得了他。

“我的工资怎么比工友少呢?”“我们车间的空调该换了……”职工们喜欢找他聊天,王明全总是耐心进行解答,让职工带着疑问来,带着笑容归。

“听到车间安全运转的轰隆声,我总是感到心安。看到一列列满载煤炭的火车驶向远方,很有成就感,因为那里有洗煤人的一份汗水……”面对热爱的选煤事业,王明全深情地说。

(刊载于《中国煤炭报》2023年07月11日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