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电力调度管控平台、井下主要风门远程实时监控、智慧调度指挥中心……历时3年,37项智能化项目建设接续落地,50多年的老矿井焕发出智能时代新活力。
今年12月,孔庄煤矿顺利通过国家级智能化矿山II类中级水平验收,这标志着该矿在高标准推进智能化矿井建设的进程中又迈出坚实的一步。智能化矿井到底是什么样的?在智能化矿井工作,是怎样的一种体验?笔者开启了一场探访之旅。
穿越时空 井上井下实时联通
“检查驱动板是否存在故障……”在井下7305工作面现场,该矿设备管理科副科长赵祥顺的声音从地面办公室清晰传来,电工朱广志闻声立即采取行动,十几分钟内完成设备排障工作,为安全生产赢得时间。
7305工作面位于井下800多米深的位置,相当于300层楼的高度。该矿在井下安装无线4G基站,井下无线4G信号全覆盖,技术人员、关键岗位人员只需一部井下防爆智能手机,就可以和井上实时联通,工作沟通更加顺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矿还建设了智能矿山综合信息管控系统及智能化矿井管控一体化平台,涵盖矿井基础数据、生产调度、应急管理、安全环保以及生产技术多个模块,成功解决了以往系统各自独立引发的“信息孤岛”问题,实现互通互联、全面感知、高效管理。目前,该矿已完成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井下无线4G等技术与安全生产的深度融合,依托万兆工业环网完成了17个主要生产子系统和450多路高清视频信号的接入和信息化集成,形成4G+智能化采煤、掘进、机电、辅助运输等安全高效生产新模式。矿井从此告别苦闷闭塞,完成现代科技感满满的华丽转身。
智慧矿工 拥抱“煤”好未来
智能车辆管理、智能门禁闸机管理、“人脸+虹膜”双重识别、精准人员定位卡……在孔庄煤矿工作,智能元素时刻环绕左右,职工能切身体会到矿井智能化建设带来的便捷与高效。“以前我们每天都得带着矿灯卡等,不注意会丢失,补办又比较麻烦。现在有了智能矿灯柜、智能刷脸机,再也不用为这些事儿烦恼了。”该矿机电科职工公令春说。
近几年来,该矿立足现有条件大胆尝试、勇于变革,积极推进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运用,高质量发展动能足,智能化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大力推进单轨吊辅助运输方式,逐步以单轨吊代替无极绳绞车成为工作面辅助运输的标配,引进锂电池单轨吊9套,配套机车无线遥控、视频监控功能,提高工作面辅助运输效率。今年10月,该矿斜巷单轨吊大负载一站式运输试验成功,职工只要一键启动,远程操控,重达25.5吨的液压支架就能轻松到达工作所需地点。整个过程运输环节由4个精简为1个,运送作业人员由每班至少10人减至5人,整体运输时间将缩短50%,可以有效提高运输效率40%至60%,为后期安全接续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今年11月,该矿掘进队投入使用掘锚一体机和自移式机尾,在实现减人的同时,生产效率较上月提高112.13%。三年来各系统累计减少人员121人。
“处于智能化矿井新时代,我们是切身感受到了智能化减人带来的满满幸福感和安全感。”提起这些年矿井的变化,职工们笑得合不拢嘴。
火眼金睛 让“三违”行为无处遁形
“喂,综采一队吗?7305工作面上出口的摄像头角度不对。”该矿安全监察科安监员刘赛通过调取监控,发现7305采煤工作面上出口智能抓拍摄像头发生歪斜,他立即拨打电话,通知正在7305工作面的作业人员按要求调正摄像头角度。
该矿严格落实“无视频监控不作业”工作要求,以违章智能识别系统和高清摄像仪为依托,形成可视化安全监管模式,逐步推广“危险行为”视频自筛选系统,提高违章行为识别筛选效率,督促职工遵章作业。
该矿通过在采掘工作面、人员作业相对集中地点等56处井下重要区域安装智能监控摄像头后,实现了工作现场全覆盖,“三违”管理由“人防”向“技防”转变,可实时对职工的“三违”行为进行监管。在每周安全例会上,通报通过视频查处的“三违”行为,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以“科技+严管”促使职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规范作业行为。目前,该矿违章数量呈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