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徐庄煤矿认真贯彻落实公司“过紧日子”思想,按照“一切成本皆可控”等要求,将“能省则省、能修则修”的节约习惯,传递到每个职工、每个角落。
“别小瞧这一个螺栓,买一个得30元。这两个星期我们翻修了350多个管卡,仅使用回收复用的旧螺栓就节省了一万多块钱呢!”在供应科更新厂修理车间,厂长居靖满脸洋溢着成就感,指着刚刚修理完的材料说。而在不远的地方,三四位工人正全神贯注地进行着井下供液特殊管卡的翻修工作,只见一个个管卡被工人们熟练地拆解,有用的螺栓被拆下来,历经清理、适配、保养流程后,被安装回去。遇到螺栓完全损坏无法修复的情况,工人们便会将手伸向身旁那神秘的“百宝箱”。“百宝箱”里全是平日里积攒下来的废旧零配件,这些看似无用的零件在此时却成为了宝贵的资源。当修复完毕的管卡整整齐齐装车后,它们便踏上了新的征程,重新运往井下成为供液系统的“新血管”,继续肩负起它们的重要使命。
在运销科的火车轨道旁,两名工人正蹲在一个小小的限位开关旁讨论着。原来,一个控制火车装运绞车的限位开关损坏,一名年轻的电工领来一个崭新的开关,正准备进行更换操作。然而,被具有修理经验的机修班长郭恒玉师傅拦住:“先别着急换新的,咱们先看看能不能把它修好。”说完郭恒玉就拿起工具,动作娴熟地拆卸限起来。他的眼神专注,双手稳稳地操控着工具,逐一检查着每一个部件。“应该是这个开闭触点损坏失效了。”郭恒玉马上找来可代替的触点组装上去。经通电测试,限位开关顺利恢复正常工作状态。“虽说一个开关值不了几个钱,日子不可细算,只要我们像居家一样勤俭,处处都有可节约的价值。”郭恒玉拍了拍电工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
在徐庄煤矿,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每一次维修的成功,每一分成本的节省,都是全矿降本增效行动中一个小小的缩影。积极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鼓励干部职工小改小革、修旧利废等富有创造性与实效性的活动,大力冲减了原煤生产成本。2024年,徐庄煤矿累计实现修旧利废产值1500万元,超计划300万元;加固材料使用2160吨,比去年同期减少2810吨;煤质从年初4275大卡,提升到4583大卡,实现创收5100余万元;“降低Ⅱ3下运皮带机故障次数”荣获2024年国家煤炭工业协会和中国质量协会一级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