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工作就要像许队长这样,真抓实干,干出实效、干出成绩。”姚桥煤矿矿长张朋多次在会上表扬许旭。
该矿掘进八队队长许旭20年如一日深耕采掘一线,用技术革新破解生产难题,以管理创新激活团队动能,将共产党员的初心镌刻在迎头巷道开拓中。近年来,他获得了中煤优秀共产党员,矿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优秀经营管理者、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许队长认真负责,管理精细,在他的带领下,2月份和3月份,我们安全完成进尺计划,标准化工作始终保持第一名。”4月23日早上,掘进八队党支部书记杨敬诚介绍说,现在7616溜子道施工中,许队长正带领区队干部职工攻坚奋战,我们一定会坚持正规循环作业,规范使用临时支护,做好岗前安全确认和敲帮问顶工作;严格按照防冲措施要求落实好防冲监测及个体防护工作,协助防冲队做好爆破预卸压,为顺利完成月度进尺计划夯实安全基础。
安全攻坚冲在前
在掘进工作中,遇到脏累险的工作,许旭总是冲在前干在前。在8519溜子道施工时,遭遇罕见复合型断层。顶板破碎如酥饼,淋水像断线的珠子,想往前推进一步都是难上加难。“这活没法干!”面对部分职工们的畏难情绪,许旭第一个抄起风镐冲向迎头。他连续盯班24小时跟班作业,结合“锚网索梁+注浆”加固联合支护法,创造安全条件,带领职工在断层带硬生生啃下30多米进尺,创造了复杂地质条件下掘进新纪录。在7616切眼大角度下山施工中,28度的陡坡让综掘机频频“趴窝”。许旭蹲守现场连续打联勤两个班,有问题解决问题、遇到困难克服困难,通过调整设备重心分布、改进截割头角度,最终完成日进尺4计划,还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当临近月底完成月度进尺的那一刻,一身疲惫的许旭捶捶酸痛的腰椎,又投入到下一步的掘进准备工作中去了。
技术创新带头人
他始终坚持“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理念,充分利用专业有利的条件,不断钻研探索新技术、新工艺,积极创新,带头开展各项创新技术的实验工作,设计的综掘大角度上山掘进迎头防片帮防护网获得矿及公司“五小”成果科技奖,在QC成果方面,提高中央采区轨道下山修护率成果,被评为年度煤炭工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DSJ-80皮带抬高装置的研发,获得煤炭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成果(三级)奖。在DSJ-80皮带机头抬高装置的研发工作中,针对7703溜子道及切眼材料道同时掘进施工实际,结合共用溜子道一条皮带出煤系统,在运煤通道内通过DSJ-80皮带抬高装置,保证了切眼材料道正常掘进出煤,同时也保证了溜子道的正常运料系统,互不影响,为7703工作面掘进进度大大节约了时间。
始终把职工放心上
在职工心中,他是“24小时在线的队长”,手机里微信工作群里有全队职工家属的联系方式,不管是哪位职工家里的红白喜事,他都亲自过问,第一时间参加,有时候在井下忙得分不开身,也安排人员把礼金带到。近年来累计帮助解决子女入学、老人就医等难题40多件。
作为党支部副书记,许旭创新“党员责任区+”管理模式,将党建与安全生产深度融合。他培养的3名技术骨干中,有2人成长为班组长,1人加入党组织。
他在工作中发现个别职工上班不正常,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家访,与职工真诚交流,了解职工所想、所思、所盼,从区队工作实际出发帮助职工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困难,从根本上消除产生矛盾根源。协助党支部书记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使职工真切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暖了人心、严了人心,创造出了团结友爱、协作上进的工作氛围。
“许队长一心扑在工作上,真是顾了大家而忽略了小家。”杨敬诚如是说,他愧对父母,父亲脑干出血进了徐州医院重症监护病房,而他还在井下迎头奋战,升井后赶紧给矿领导请假才赶往医院陪护。他愧对孩子,孩子上六年级了,他接送孩子上学的次数不足5次,几乎没有辅导过孩子写作业。
“不盯在井下,心里就不踏实,说心里话,对家人真是亏欠太多!”许旭说起这些,这位掘进铁汉眼圈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