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聚焦 / 外部媒体
《中国煤炭报》姚桥煤矿:装上“透视眼”,地层变透明
日期:2025-03-28  


“三维地质模型就是矿井的‘透视眼’,有了它,井下千米深处的断层、煤层、瓦斯分布一目了然!”站在中煤大屯公司姚桥煤矿智慧调度指挥中心,该矿地测科科长伊海哲轻点鼠标,三维地质模型瞬间展开,地层如书页般被层层剥开,巷道网络蜿蜒延伸,红色标注的断层线与蓝色瓦斯聚积区清晰可见。

屏幕前,几名技术员正利用剖切功能分析掘进工作面与断层的空间关系,为下一阶段安全开采提供决策依据。

“过去,井下采掘就像盲人摸象,地质数据分散、更新滞后,遇到断层突水全靠经验。现在,只需打开系统,就能一目了然。”姚桥煤矿矿长张朋说。

姚桥煤矿位于苏鲁交界的微山湖西岸,是一座拥有50多年历史的老矿井。该矿地质条件复杂,断层、褶皱等构造发育,给安全生产带来挑战。

“我们矿是老矿井,传统的地质探测手段能获取的信息非常有限,很难全面、直观地掌握矿井的‘家底’,给安全工作带来非常多的不便。”姚桥煤矿地测副总工程师禹云雷说。

为破解这一难题,姚桥煤矿决定探索研发地质建模应用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数据驱动”“数字采矿”理念,将地质数据与工程数据进行深度融合,采用地质数据推演、地质数据多元复用、地质数据智能更新等方法,建立了实时数据更新的地质与工程数据高精度融合模型,实现地质信息透明化。

“地质建模应用管理系统采用TIN(不规则三角网)技术,将矿井的钻孔、断层、巷道、工作面等地质信息和工程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构建了一个立体的三维地质模型。三维地质模型以三角面网络为基础,能够精准地表达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地质建模应用管理系统项目技术负责人李永华说。

“这个系统就像一面透视镜,可以透视整个矿井,清晰展示着矿井内部的地质构造、煤层赋存、水文情况等信息,让安全隐患无所遁形。”姚桥煤矿总工程师高川进一步解释道。

据了解,地质建模应用管理系统以“一张图”的理念,将矿井各类信息进行了整合。

伊海哲指着屏幕上的三维地质模型说:“‘一张图’就像一个仪表盘,可以清晰地展示矿井的生产、安全、管理等各方面情况,从而帮助我们掌控全局,作出更加科学的决策。”

地质建模应用管理系统将地质、测量、储量、水文、瓦斯等各类数据进行整合,构建了一个统一的综合地质信息数据库。数据库采用先进的时空数据管理技术,能够高效地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数据,为智能化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撑。

“有了‘一张图’,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矿井的实际情况,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姚桥煤矿党委书记亢俊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