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煤大屯公司姚桥煤矿瞄准“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发展方向,立足新主井提升原煤中矸石量较多、有效提升率相对较低的实际情况,全力推进井下TDS智能干选系统建设,以智慧绿色赋能产业升级。
建设TDS智能干选系统
“矸石可以说是影响原煤煤质的‘罪魁祸首’。”说起建设智能干选系统的初衷,该矿矿长张朋介绍,“我们矿的采煤工艺以综采放顶煤为主。由于是老矿井,地质构造比较复杂,断层、褶皱等造成采出的煤里矸石较多。”
煤矸石太多,不仅影响原煤煤质,对高效提升也带来不少麻烦。
“去年,全矿原煤入洗量300万吨,而洗出矸石量将近30万吨。也就是说,我们矿每年生产的原煤中,矸石量就要占到总提升量的10%左右。这些矸石掺杂在煤里面,导致灰分增加、发热量变低,拉低了整个矿井的煤质水平!”该矿生产副矿长张二超说,“矸石提升占用了大量的有效提升能力,严重影响矿井安全高效发展。”
能不能让矸石不升井、在井下提前实现煤矸“分家”?带着这个疑问,该矿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的攻关小组。经过多方查询,攻关小组最终确定了在井下建设TDS智能干选系统计划。
“我们联系了相关兄弟单位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井下TDS智能干选系统建设、设备选配、工艺流程、运行等情况以及井下连采连充工艺应用情况,为智能干选系统建设及后期运行提供依据,为今后应用连采连充工艺提供实践支撑。”该矿总工程师高川表示,“我们将井下智能干选系统配套的运输、压风、供电、除尘、集控、通风六大配套系统同步规划设计,确保项目高速推进。”
对煤与矸石进行数字化识别
“TDS智能干选机通过X射线和图像识别技术,根据煤与矸石对X射线吸收特征值的不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分析模型。通过大数据分析,对煤与矸石进行数字化识别,最终对识别出的矸石或煤利用阵列式的高压风枪击打,实现煤、矸分离。”负责井下TDS智能干选系统设计的该矿设计室负责人郝朝其介绍。
该系统主要由正弦滚轴筛、转载胶带输送机以及智能干选机等设备组成。通过在井下集运皮带中段设置犁式卸料器,将原煤卸载至原煤转载皮带,再利用原煤转载皮带将煤流转载至滚轴筛进行50毫米筛分。筛上块原煤通过振动布料器均匀布料后,进入智能干选机进行分选。选后的块精煤和滚轴筛筛下小于50毫米末煤,通过精煤皮带转载返回集运皮带后至2号主井提升出井。选后矸石落入矸石皮带,沿-610水平现有硐室转载至1号矸石仓。1号矸石仓下口与现有井底车场连接,利用轨道运输将矸石运至老旧巷道原矸回填或通过2号副井提升。
“智能干选系统安装后,相应减少了主井提升矸石量。在保持现有主井提升能力不变的前提下,主井每年可多提升约23万吨优质原煤,相当于我们主力采煤队一个月的产量。未来,智能干选系统可与矸石充填系统相结合,实现井下‘采、选、充’一体化,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生产技术科科长王甲稳说。
应用TDS智能干选系统后,该矿生产效率提高了,智能化水平也大幅提升。
“TDS智能干选系统建成后,将对原煤进行预排矸,极大减少主运输系统的无效运输,释放主井有效提升能力。”该矿智能化办公室主任张仰望表示,“这个系统相对独立,智能化程度高、可独立运转,不需要专门安排人员操控,仅需每班安排巡检工1人即可。”